新北市推動都更再+1「微型都更」方案介紹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危老重建與都市更新政策,且隨著各項獎勵政策的搭配鼓勵且看到重建後房價翻倍的實案,民眾對於都更已從亦步亦趨到引頸期盼,但據內政部統計,全國屋齡超過30年的老屋約有500萬戶,占總體住宅一半以上,要在短期內全面更新重建,不切實際,也緩不濟急,故除了傳統都更外,新北市亦有簡易都更方案可供參考。 什麼是微型都更? 自內政部2017年起推動《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提供容積獎勵、稅賦減免及融資優惠後,各縣市政府也自行制定相關的獎勵規範(例如:新北市的簡易都更、台北市防災都更等),許多屋主與投資者開始關注「微型都更」模式。安新建經北二區張雲維經理說明微型都更(微型都市更新=簡易都更)是一種針對小型基地或單棟建築進行的都市更新模式,主要目的是改善老舊建築的安全性、耐震能力與居住品質,適用於基地面積較小、住戶數較少的社區或獨立建築。相較於傳統的都市更新,微型都更的規模較小、程序較為簡化,更適合那些難以達成大規模整合的區域。 ※微型都更(簡易都更)vs 傳統都更主要差異 項目 微型都更(簡易都更) 傳統都更 適用範圍 小基地(如單棟建築、公寓) 大面積基地(如整個街廓、社區) 參與住戶 住戶數少,協商較容易 住戶數多,意見分歧可能較大 推動方式 可由單一建物所有權人或少數住戶發起 需整合較多住戶,通常由建商、政府或專業整合團隊主導 審核程序 程序較簡化,申請流程較快 需經過較繁瑣的法規審查 改建彈性 主要以單棟建築或小型社區為單位, 改建彈性高 規模較大,可能涉及都市計畫調整 施工時間 施工期較短,影響範圍較小 需長期規劃,施工期較長 政府補助 可能享有較小規模的補助 通常有較大規模的獎勵與補助 常見案例 老舊公寓加強耐震、外牆翻新、增設電梯 全面拆除重建、容積獎勵、街區再造 微型都更的優勢與申請進行方式(以新北市簡易都更為例)? 微型都更的推動免除了強拆的爭議,大幅減少了推動的困難度,另也具備以下三大優勢條件,因此整體申請門檻較低,適合給想都更但目前遇到整合困難的民眾做參考,張經理也一併告訴大家想申請的民眾應該要從何著手 ※3大優勢條件: 整合門檻較低:不需要大規模整合土地,單棟建築也能申請。 住戶協商簡單:住戶較少,意見統一...
金蛇年開春,但房市並未回溫,和去年同期呈現截然不同的態勢,維持冷靜理性的市場氛圍,回歸基本面,以剛性需求以及自住為主,預計上半年的買氣都難以回春,交易量不會有明顯起色,必須等到價格明顯鬆動,交易量才有可能提升。
受到去年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影響,房市交易大幅降溫,其中以投資型以及高價值產品受到最嚴重的衝擊。
根據安新建經執行經理丁義峰觀察,今年房市跌勢明顯,目前市場進入盤整,觀望的氣氛濃厚,普遍預期房價下跌的心理,買方持續觀望,儘管賣方的價格還未有明顯鬆動,但是隨著交易量持續萎縮,房價勢必進一步面臨修正。
丁義峰分析,目前影響房市交易的三項重要因素:
第一為貨幣政策和利率走向,短期內不會降息,影響購屋意願。
目前台灣貨幣政策持續偏向緊縮,維持高利率政策以應對通膨,預計短期內不會降息。而台灣利率,也受到美國聯準會升降息牽動,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強調關稅政策,更加推升通膨疑慮,美國可能將選擇保持較高利率,以防止通膨惡化。若利率持續維持在高檔,提高購屋成本,增加房貸負擔,自然也就會降低民眾購屋意願。
第二為政府政策向,預期今年沒有放寬跡象。
政策一直是主導房市走向的關鍵因素。新青安貸款上路後,刺激房市交易量,迎來一波購屋熱潮,各地湧現看屋潮,甚至造成搶購熱潮,去年央行為抑制市場投機炒房,推出第七波信用管制,針對餘屋貸款、公司法人及自然人購置住宅貸款設定更為嚴格的貸款條件,使得第四季的買氣驟降。
雖然目前央行未再提出新一波信用管制措施,但是仍強調未來將繼續檢視信用管制措施的執行成效,並且適時調整相關措施內容,由於政府目前立場明確,希望抑制房價,因此預期至今年年底,政策仍不會有所放寬。
又新版囤房稅即將開徵,若屋主看不到未來價格有持續上揚的走勢,在考量稅務的情況下,不想持有那麼多間房子,就有可能讓利出售,因此可能將加大價格下修的力道。
第三則為國際經濟局勢環境變化混沌,充滿不確定性。
房市和經濟景氣變化息息相關,若是台灣科技業的發展持續暢旺,將會持續帶動房市需求,然而,如果景氣出現狀況,企業縮減投資,就會影響民眾購屋意願。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再次執政,關稅政策是否引發保護主義盛行,形成貿易戰,影響全球景氣,充滿了諸多不確定性。
丁義峰總結,以種種條件來看,不論是哪一方面,目前房市都看不到可以帶動今年房市的利多消息。
綜合利率、政策、景氣三方面,利率維持高檔,資金緊縮缺乏動能,預期今年的房市全面冷靜理性,買方購屋態度轉趨保守,回歸基本需求。然而,儘管量縮價跌,但預期性通膨,加上剛性需求仍在,價格雖然有所修正,但是應該不會有大幅度的下滑。
買方「耐心尋找、理性成交」 賣方「適度讓步、及早成交」
相較於去年上半年買房子必須追價,今年轉入買方市場,丁義峰建議,「耐心尋找、理性成交」,有購屋需求的自住型買方,可以趁機篩選適合的物件,看到心儀的房子,就可以理性大膽議價。
丁義峰也提醒,買方不必一味等待追逐更低價,儘管房價會有所修正,但是通膨預期心理之下,跌幅仍然有限,精華區域跌幅為3%到5%,外圍區域則可能有8%到10%的修正空間。
由於政府貸款緊縮,目前利率位於高檔,在購屋資金配置方面,買方也須多加留意,規劃財務時要更為謹慎,注意貸款條件,評估自身還款能力,自備款多準備一點,避免過度槓桿操作。
若是今年有計畫出售房子,丁義峰建議賣方「適度讓步、及早成交」,以更靈活彈性的價格策略,在目前起跌段,爭取及早成交。
根據內政部「內政統計週報」與市場業者預估,2027年以前,將有近40萬戶新成屋陸續完工交屋,市場供應量將大幅增加,在資金緊縮、供給增加狀況下,下跌是必然趨勢,賣方不應對價格過於堅持。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