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22的文章

張雲維X賣厝阿明X安新建經 I 新北市推動都更再+1「微型都更」方案介紹

新北市推動都更再+1「微型都更」方案介紹 ​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危老重建與都市更新政策,且隨著各項獎勵政策的搭配鼓勵且看到重建後房價翻倍的實案,民眾對於都更已從亦步亦趨到引頸期盼,但據內政部統計,全國屋齡超過30年的老屋約有500萬戶,占總體住宅一半以上,要在短期內全面更新重建,不切實際,也緩不濟急,故除了傳統都更外,新北市亦有簡易都更方案可供參考。 什麼是微型都更? 自內政部2017年起推動《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提供容積獎勵、稅賦減免及融資優惠後,各縣市政府也自行制定相關的獎勵規範(例如:新北市的簡易都更、台北市防災都更等),許多屋主與投資者開始關注「微型都更」模式。安新建經北二區張雲維經理說明微型都更(微型都市更新=簡易都更)是一種針對小型基地或單棟建築進行的都市更新模式,主要目的是改善老舊建築的安全性、耐震能力與居住品質,適用於基地面積較小、住戶數較少的社區或獨立建築。相較於傳統的都市更新,微型都更的規模較小、程序較為簡化,更適合那些難以達成大規模整合的區域。 ※微型都更(簡易都更)vs 傳統都更主要差異 項目 微型都更(簡易都更) 傳統都更 適用範圍 小基地(如單棟建築、公寓) 大面積基地(如整個街廓、社區) 參與住戶 住戶數少,協商較容易 住戶數多,意見分歧可能較大 推動方式 可由單一建物所有權人或少數住戶發起 需整合較多住戶,通常由建商、政府或專業整合團隊主導 審核程序 程序較簡化,申請流程較快 需經過較繁瑣的法規審查 改建彈性 主要以單棟建築或小型社區為單位, 改建彈性高 規模較大,可能涉及都市計畫調整 施工時間 施工期較短,影響範圍較小 需長期規劃,施工期較長 政府補助 可能享有較小規模的補助 通常有較大規模的獎勵與補助 常見案例 老舊公寓加強耐震、外牆翻新、增設電梯 全面拆除重建、容積獎勵、街區再造 微型都更的優勢與申請進行方式(以新北市簡易都更為例)? 微型都更的推動免除了強拆的爭議,大幅減少了推動的困難度,另也具備以下三大優勢條件,因此整體申請門檻較低,適合給想都更但目前遇到整合困難的民眾做參考,張經理也一併告訴大家想申請的民眾應該要從何著手 ※3大優勢條件: 整合門檻較低:不需要大規模整合土地,單棟建築也能申請。 住戶協商簡單:住戶較少,意見統一...

安新建經 阿明|房事QA|首購族別忘了房屋稅!節稅教戰守則

  首購族、房產新手族在今年 5 月會遇到第一次要繳的『房屋稅』,這個藏在購屋的年度最大筆隱形成本。不知道該如何報的朋友千萬別緊張,阿明提供了 3 大節稅的教戰守則:自住、時間、使用目的,掌握這三點,讓你的稅單節省出新高度。 2022  年房屋稅繳納時間| 2022  年  5  月  1  日~  2022  年  5  月  31  日 從前一年的 7 月 1 日到報稅當年度的 6 月 30 日止。 # 什麼是房屋稅? 房屋稅就跟地價稅一樣是所謂的「持有稅」,由「房屋所有權人」、「典權人」、「共有人」或「受託人」其中一個身份,在房屋所有權人持有期間課徵的財產稅。不單單是指房屋,而是在土地上的建築物,如車庫、頂樓加蓋在內,都需要繳房屋稅, 無照的違章房屋也是要課徵房屋稅 。 # 計算方式 應繳房屋稅  =  房屋   評定現值    ×  房屋稅率。 每個縣市政府會先依照你房屋是做什麼用途、樓層高低及建造的結構先給出一個「房屋標準單價」;再依照房屋的坪數、所在的地段位置、屋齡新舊程度,來評定現值。簡言之,越新的房子,被評定的現值會相對較高。 基本上每三年會重行評定一次,並依照耐用年數,逐年遞減折舊現值價格。 而房屋稅率的區間從1.2%~3.6%,分成自用住宅及非自用住宅,會根據地方政府的規定調高非自用住宅的稅率,也就是所謂的「囤房稅」。 但以苗栗縣來說,就沒有所謂的囤房稅,仍舊維持 #最低法定稅率,自用住宅1.2%、非自用住宅1.5%的稅率。 ▌節稅教戰守則 # 3條件享自住稅率1.2% 只要是有符合:「房屋無出租或營業使用」、「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實際居住」、「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全台合計3戶以內」,這三個條件,不管你是有沒有入戶籍,只要有提供水費、電費帳單作為自用住宅的證據,同樣也可以享有 #自用住宅1.2%的優惠稅賦! 如果是自建或是藉由贈與或繼承取得的房屋符合上面提到的三個條件,向房屋所在地的地稽徵機關審核通過後,也可以適用自用住宅稅率。 #房屋使用目的要注意! 在買賣流程中房屋辦理移轉後,各位要記得確認清楚「房屋的使用情形」,看看之前的屋主有沒有將房子拿來做營業用或是...

安新熊波比 X 阿明小教室單元: 「QA: 什麼叫做『公設比』?」

  現在民眾在選擇不動產物件上,都會挑所謂的「低公設」或是舊公寓,實打實買真正可以用的房子,而不是花錢買公設。 今天讓阿明從頭帶大家來認識『公設』這個普遍消費者認為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配置,到底「公設比」是在講什麼東西?我們買房子公設比越低才算好嗎? 1.   『公設比』是什麼?   — 2. 如何計算『公設比』? — 3. 公設比高低差在哪? — 4. 公設比合理範圍 最後再同場加映「公設評估要點」,給大家參考,讓大家都可以買到自己心中的理想房。   『公設比』是什麼? 首先,我們先來解釋一下什麼是『公設比』? 『公設比』屬於不動產業界常用的用語,是依據《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的共有部分來計算,在房屋所有權狀面積中,不算在房屋實際使用坪數所佔的比例。簡言之,就是建商提供的公共設施給社區或全體住戶使用的空間,諸如:大廳、走道、樓梯間、游泳池、健身房等等都算在內,其中又以「使用對象」分為大公設及小公設兩種類別。     ▌常見公設分類 A ‧ 大公設:由全體住戶共同使用及分攤的設施,像是大廳、水箱、受電室、蓄水池、樓梯間、管理員室、地下室 ( 不含停車格 ) 等。 B ‧ 小公設:由該層住戶使用並持分空間,像每層樓的通道、電梯間、門廳等。   也就是指,你買房的房屋所有權狀內,除了有你的私人空間外,同樣有包含這些公共設施的面積。   如何計算『公設比』?   ▌公式 公設比:公共設施面積/建物總坪數面積 × 100% 建物總坪數面積:主建物+附屬建物+共有部分(扣除車位面積)     ▌範例 公設 8 坪、權狀坪數面積 40 坪,公設比 20% 計算方式: 8 ÷ 40 × 100% = 20% ,室內實際使用面積大約會落在 32 坪   公設比高低差在哪? 公設比低的建案儼然成為大家嚮往的標的物,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合適的公共空間是可以讓生活環境更舒適,提升居住品質,如果是自己會使用到的公設,當然買到是很值得。但有時候低公設比的物件,並不全然是實際使用面積多。舉例來說,像 2011 年以前申請的建照,雨遮部分是可以登記成附屬建物,但實...

安新建經 阿明|房事QA|售後回租是什麼?優缺點有哪些呢?(完整版)

  現在商業模式不停地在推陳出新,你聽過買賣房子,也聽過租房子,但你有聽過買了房子後再把他租給賣家的嗎? 這個過程就叫做「售後回租」,是一種較新穎的「金融借貸」方式,把手上的設備或不動產賣給金融公司,自己再租下這些設備或不動產,藉此讓手上有更多現金流動。整體概念就像先把車子賣掉,但又跟買家租回來繼續開。 1.「售後回租」情況有哪些? — 2. 融資公司售後回租的優點與風險— 3.一般民眾售後回租的優點與風險一 4.售後回租買賣雙方注意「租賃契約務必簽」 「售後回租」情況有哪些? 1、企業出售資產換取現金 有別於拿房產當作擔保品抵押換現金,「售後回租」是將『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給對方,而擔保品抵押對方只有債權,會依照市場行情而有所不同。這也是現在市場上越來越多「售後回租」的情況,因為賣方比較容易獲得更多的資金。 例如:ING安泰人壽買下桃園敏盛醫院、南山人壽買下台中勤美誠品綠園道,出售不動產之後,這些企業獲得現金運用,只要按時向買方付租金,依然可以擁有資產的使用權,而買方也能定期獲利,達成雙贏。 2、個人出售房產獲得融資 部分大公司會以「售後回租」的方式來周轉資金,也有受房貸所苦現金尬不過來的朋友,也會透過將房產賣給融資公司,再以低於房貸租金回租,等到後續手頭寬裕後再買回房子。 3、賣方暫時無房可住,請求買方暫時將房子租給他。 因為原屋主是換屋族群,受房地合一稅影響,部分縣市購買第二戶沒有寬限期且利率1.6%,導致有先賣後買的狀況,抑或是新房正在裝修暫時沒辦法搬,於是請求買方延後交屋讓他暫時住在這裡,並以租賃的方式按月付租金。 融資公司售後回租的優點與風險 首先介紹售後回租的基本流程: 1、將房子或土地賣給融資公司,獲取現金還掉貸款。 2、向融資公司簽定租約,租下賣出的不動產 3、等租約到期,決定要買回不動產或繼續租約 向融資公司辦理「售後回租」後,會有什麼好處呢? 1、因為是販售所有權,所以可以獲得等同房屋市值的現金,不像在銀行抵押房子,只能獲得房子市值六、七成的現金。 2、可跟融資公司談好,用比房貸更便宜的價格,支付租金。 3、不用通過信用審核也可以拿到大筆資金 向融資公司辦理「售後回租」後,會有什麼風險呢? 1、融資公司參差不齊,需慎選合法的融資公司,預防詐騙的風險。 2、等租約到期之後,融資公司這時可能就會提高買價,讓你用更高的價格買回房子,如果無力貸款...

安新熊波比 X 阿明小教室單元: 「農地上能不能放貨櫃屋?農地貨櫃屋合法嗎?」

  隨著世界首富特斯拉執行長伊隆馬斯克( Elon Musk ),賣掉豪宅改住組合屋開始,越來越多年輕人思考,現在社會買不起房子,如果是在長輩留下的農地上放貨櫃屋,會不會也行得通? 再加上近幾年裝潢後的貨櫃屋如雨後春筍班出現,但是你手中的土地,可不是想放什麼就放什麼,貨櫃屋看似取得成本低,又可以解決居住問題,好像是利大於弊的選擇,甘係金欸? 關於『農地上能不能放貨櫃屋?』或是『貨櫃屋合不合法?』今天就讓阿明說給各位明白!   ▌農地上能不能放貨櫃屋? 以販售改裝貨櫃屋業者角度來說,清一色都會告訴你「可以放貨櫃屋」的答案,因為貨櫃屋沒有固定的基礎設施。 除了農發條例第 8-1 條,有提到如果你農地上的建物屬於「無固定基礎的臨時性與農業生產有關之設施」或是「農業設施面積在 45 平方公尺以下,且屬一層樓之建築者」可以免申請建築執照,前提要是沒有建築法第 4 條所定義的建築物,包含:定著於土地上或地面下具有頂蓋、樑柱或牆壁,顯然『貨櫃屋』是有包含上面的建築物定義,所以當你想在農地上放貨櫃屋,最保險還是要經過政府規定的程序申請。 除非你的農地現場只放大約 10 呎左右的小貨櫃,且純粹當作放置農用器具資材等,旁邊農地也有大面積農作物(實打實農用),被檢舉承辦人員看你是真的農用也比較不會刁難。 從上方提到的內容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就是『農地上是可以放置貨櫃』,只是我們怎麼放跟如何放而已。   ▌貨櫃、組合屋可申請資材室 農業資材室簡單的概念就是『農地儲藏室 / 雜物間』,可以用來存放務農所需的肥料、農藥、種子、農具及農產品等。 依照你的土地條件,農地面積 1000 平方公尺以上,每 1000 平方公尺可以申請 20 平方公尺( 2% 建坪)的資材室,最大面積上限在 200 平方公尺內。 不受持有土地 2 年的限制跟遷戶籍,但是要準備你的「農業經營企劃書」以及「對應的農作物現況」給政府。 審核單位這時候就會調查,這塊農地有沒有違規開發事項、實際場勘種植狀況及評估申請農業設施面積的合理性,你的農作物跟堆放的肥料是否達到一定比例(怕有堆放太多的狀況)。   ▌不怕被檢舉就怕你沒申請 農業用地上興建有固定基礎之農業設施,都應該要『申請農業用地作農業設施容許使用』,且有實際農業行為。 申請使用,要準備下方的文件內容『一式三份』向所在地的主管機關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