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推動都更再+1「微型都更」方案介紹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危老重建與都市更新政策,且隨著各項獎勵政策的搭配鼓勵且看到重建後房價翻倍的實案,民眾對於都更已從亦步亦趨到引頸期盼,但據內政部統計,全國屋齡超過30年的老屋約有500萬戶,占總體住宅一半以上,要在短期內全面更新重建,不切實際,也緩不濟急,故除了傳統都更外,新北市亦有簡易都更方案可供參考。 什麼是微型都更? 自內政部2017年起推動《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提供容積獎勵、稅賦減免及融資優惠後,各縣市政府也自行制定相關的獎勵規範(例如:新北市的簡易都更、台北市防災都更等),許多屋主與投資者開始關注「微型都更」模式。安新建經北二區張雲維經理說明微型都更(微型都市更新=簡易都更)是一種針對小型基地或單棟建築進行的都市更新模式,主要目的是改善老舊建築的安全性、耐震能力與居住品質,適用於基地面積較小、住戶數較少的社區或獨立建築。相較於傳統的都市更新,微型都更的規模較小、程序較為簡化,更適合那些難以達成大規模整合的區域。 ※微型都更(簡易都更)vs 傳統都更主要差異 項目 微型都更(簡易都更) 傳統都更 適用範圍 小基地(如單棟建築、公寓) 大面積基地(如整個街廓、社區) 參與住戶 住戶數少,協商較容易 住戶數多,意見分歧可能較大 推動方式 可由單一建物所有權人或少數住戶發起 需整合較多住戶,通常由建商、政府或專業整合團隊主導 審核程序 程序較簡化,申請流程較快 需經過較繁瑣的法規審查 改建彈性 主要以單棟建築或小型社區為單位, 改建彈性高 規模較大,可能涉及都市計畫調整 施工時間 施工期較短,影響範圍較小 需長期規劃,施工期較長 政府補助 可能享有較小規模的補助 通常有較大規模的獎勵與補助 常見案例 老舊公寓加強耐震、外牆翻新、增設電梯 全面拆除重建、容積獎勵、街區再造 微型都更的優勢與申請進行方式(以新北市簡易都更為例)? 微型都更的推動免除了強拆的爭議,大幅減少了推動的困難度,另也具備以下三大優勢條件,因此整體申請門檻較低,適合給想都更但目前遇到整合困難的民眾做參考,張經理也一併告訴大家想申請的民眾應該要從何著手 ※3大優勢條件: 整合門檻較低:不需要大規模整合土地,單棟建築也能申請。 住戶協商簡單:住戶較少,意見統一...
最近小劉跟新婚妻子想買房, 看中一間預售屋, 小劉想買二樓,因為二樓不僅價格比較便宜,老人家也比較能接受,但老婆想買高樓層,從網路上擷取了一大串二樓的缺點,讓小劉信心大為動搖,想請問2樓真的可以買嗎?不然買2樓的人都在想什麼? 現在大樓越蓋越高,高樓層視野佳、空氣好、噪音少,許多人買房子都希望能住高一點,但樓層越高價格就越貴,也難怪小劉老婆想買高樓層,畢竟房子要居住的時間很長,但是2樓真的有那麼糟嗎?不然會買2樓的人,一定也有他選擇的理由啊! 先來說說二樓的優點: 房價相對比較便宜,這是多數選擇2樓的最大原因吧! 停電或電梯維修時,還可以爬樓梯,不必受限於電梯。 大樓住戶多時,尖峰時段等待電梯往往耗時傷神,走樓梯反而比較快,還可以健身。 如果家裡有小孩,在家裡又跑又跳,比較不影響其他樓層。 如果一樓大廳挑高,實際樓層高度大約可到3樓高,還可能有機會擁有大露台。 再來看看多數人認為,2樓的缺點是什麼呢? 大家認為最大的缺點是水路管線轉折處容易堵塞,甚至造成排水管回堵或爆管。 採光弱、蚊蟲多、噪音大、視野可能沒那麼好。 如果位於在車道上方,或緊鄰高架橋,車流往來頻繁會很吵。 樓層低,隱私性和安全性相對較差。 大地震時結構受力大,擔心柱子斷裂或陷入地下層。 其實現在新建大樓的管線轉彎處並不全都在2樓,有些會安排在1樓,且幾乎都把2樓廁所設計成獨立管線,或把汙水管拉到地下室,大大降低爆管的機率,所以有管線的疑慮要去看管路圖最準確。有的新的大樓建案,會將2樓當作公設樓層,直接不賣;有些建案的2、3樓會有「露 台 」,對喜歡露台的人,面臨選擇上會有加分效果。 要買幾樓真的是依每個人的需求和考量而決定,沒有絕對的對與錯,重要的是,評估家庭成員的需求,做出最適當的選擇,才能開開心心搬新家喔! 補充說明: 二樓常見的管線問題與處理方式: 在2樓通常可能是這棟建築物管線的集中處跟轉折處,如果二樓以上樓層一次大量排水,很有可能會造成反冒回堵,因此,在一開始就要做好汙水分流處理。 把握以下三個處理方式,真的需要多「管」齊下,大樓馬桶阻塞和陽台、浴廁和廚房冒泡或積水等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一、浴廁、廚房的反冒問題, 處理方式: 多管分流設計: 將每一樓層馬桶單獨接管排入污水幹管,或按樓層分區分流(2、3樓獨立污水管直下地下室再接大污水管,4~6樓共用污水管下地下室;7~9樓共用污水管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