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21的文章

張雲維X賣厝阿明X安新建經 I 新北市推動都更再+1「微型都更」方案介紹

新北市推動都更再+1「微型都更」方案介紹 ​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危老重建與都市更新政策,且隨著各項獎勵政策的搭配鼓勵且看到重建後房價翻倍的實案,民眾對於都更已從亦步亦趨到引頸期盼,但據內政部統計,全國屋齡超過30年的老屋約有500萬戶,占總體住宅一半以上,要在短期內全面更新重建,不切實際,也緩不濟急,故除了傳統都更外,新北市亦有簡易都更方案可供參考。 什麼是微型都更? 自內政部2017年起推動《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提供容積獎勵、稅賦減免及融資優惠後,各縣市政府也自行制定相關的獎勵規範(例如:新北市的簡易都更、台北市防災都更等),許多屋主與投資者開始關注「微型都更」模式。安新建經北二區張雲維經理說明微型都更(微型都市更新=簡易都更)是一種針對小型基地或單棟建築進行的都市更新模式,主要目的是改善老舊建築的安全性、耐震能力與居住品質,適用於基地面積較小、住戶數較少的社區或獨立建築。相較於傳統的都市更新,微型都更的規模較小、程序較為簡化,更適合那些難以達成大規模整合的區域。 ※微型都更(簡易都更)vs 傳統都更主要差異 項目 微型都更(簡易都更) 傳統都更 適用範圍 小基地(如單棟建築、公寓) 大面積基地(如整個街廓、社區) 參與住戶 住戶數少,協商較容易 住戶數多,意見分歧可能較大 推動方式 可由單一建物所有權人或少數住戶發起 需整合較多住戶,通常由建商、政府或專業整合團隊主導 審核程序 程序較簡化,申請流程較快 需經過較繁瑣的法規審查 改建彈性 主要以單棟建築或小型社區為單位, 改建彈性高 規模較大,可能涉及都市計畫調整 施工時間 施工期較短,影響範圍較小 需長期規劃,施工期較長 政府補助 可能享有較小規模的補助 通常有較大規模的獎勵與補助 常見案例 老舊公寓加強耐震、外牆翻新、增設電梯 全面拆除重建、容積獎勵、街區再造 微型都更的優勢與申請進行方式(以新北市簡易都更為例)? 微型都更的推動免除了強拆的爭議,大幅減少了推動的困難度,另也具備以下三大優勢條件,因此整體申請門檻較低,適合給想都更但目前遇到整合困難的民眾做參考,張經理也一併告訴大家想申請的民眾應該要從何著手 ※3大優勢條件: 整合門檻較低:不需要大規模整合土地,單棟建築也能申請。 住戶協商簡單:住戶較少,意見統一...

打房疑慮雖在,安新建經:2021年房市五箭齊發,前景好「牛」

  近日雖有政府出手打房陰霾,但展望新年房市,安新建經指出,由於利率、匯率、游資等利多因素不變,加上避疫返鄉潮與自住買盤堅實,在「五箭齊發」的態勢之下, 2021 年房市仍偏向牛市。   對於想在今年進場、出手買屋的民眾,安新建經也建議,需掌握三大原則,包括:多看多比較、謹慎評估貸款成數、留心交易安全等等;預期較熱門的產品別,則是兩房低總價產品。   安新建經履保業務經理張凱智指出,今年房市的空頭因素,以政府的打房政策為主,但近期出台的信用管制政策,主要針對短期投機客,對於自住、置產客的衝擊不大;整體而言,「短進短出」的交易會縮手,房價上漲的力道亦會減緩,市場氛圍將從去年的「報復性熱絡」轉向「理性溫熱」,為「價量微揚」格局。   利率續低、台幣強升,游資氾濫態勢不變   為了刺激經濟,從美國聯準會到各國央行,大多採取低利率甚至零利率,張凱智說,在此大趨勢之下,台灣利率回升的可能性也不高,資金成本低廉。如果說房市的第一箭是利率,第二箭就是匯率,今年以來,新台幣強升,央行已「擋無可擋」,連帶推升台灣房地產的保值性。   利率與匯率牽動的則是游資。張凱智說,去年各國量化寬鬆再起,今年將延續此態勢;加上政府鼓勵台商回台設廠,去年大量土地交易後,今年將陸續進入蓋廠階段,預期將帶動資產型產品價格走升。   避疫返鄉潮+自住剛需,買盤堅實有支撐   就剛性需求端來看,今年將有兩大類買盤撐場。第一類買盤,以海外回流的台商、高資產族群為主,主因台灣防疫情狀相對其他地區好,不少原本在海外生活的人,都返台定居,自然有購置房產的需求。   第二類買盤則是自住客,張凱智說,雖然台灣有少子化問題,但是「平均家庭人口數變少、家庭戶數變多」的趨勢愈來愈明顯,這也是市場上兩房小宅當道的主因,預期年關之前又有一波自住買盤出籠。   交易安全擺第一,選可靠品牌+履約保證   對於有意在金牛年購屋的民眾,張凱智建議,首先,要多看多比較,看屋時特別要掌握生活機能及大眾運輸系統,通常只要這兩點過關的物件,房價就有未來性。   其次,目前雖然處於利率低檔,利息支出少,但要注意,不同銀行在不同區域的貸款成數還是...

安新建經熊保庇單元:『住宅區、商業區怎麼看?搞懂兩件事即可』

為了確保都市能有計畫地發展,因此政府規劃了土地分區,標記每塊土地的用途,人民必須依法使用土地,否則主管機關將會限制人民使用的權利,並做出相關的處罰。 土地其實被區分成很多種用途,與我們生活最為相關,也是最常聽到的區分方式為: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這三個分區中,最常讓人搞混的當屬住宅區與商業區的區別。 大家可能會覺得奇怪,很多地方常常都是住宅與商家混在一起,讓人搞不清楚這塊土地到底屬於哪一區,有些地方的商業區和住宅區又都分得十分清楚,到底是以何種標準來區分的呢? 想知道如何區分土地所屬分區,其實只要搞懂二件事即可: 1、哪些土地分區可以做商業用途?哪些不行 2、如何查詢土地分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詳細解答: 一、住宅區:可供特定營業場所 住宅區其實又可細分成第一、二、三、四種住宅區,每種住宅區的用途、容積率、建蔽率都有些不同,以下簡單介紹: 1、第一種住宅區:純住宅區,只能建造獨棟或雙併住宅,禁止非住宅使用。 2、第二種住宅區:可設置各式住宅及日常用品零售業或服務業商店。禁止工業使用及較具規模之商業使用(例如:辦公大樓或百貨公司)。 3、第三種住宅區:可設置各式住宅及一般零售業。禁止工業使用及較具規模之商業使用。 4、第四種住宅區:可設置各式住宅及輕工業(例如:加工業)、一般零售業。禁止大規模之工業與商業等使用。 註: 1、建蔽率:指建築面積占基地面積之比例。簡單來說,建蔽率大,建物面積就大,空地面積就會小;建蔽率小,建物面積就小,空地面積就會大。 2、容積率:建築物的各層樓地板面積總和與建築基地面積的比率(不包括地下層與屋頂上的突出物)。簡單來說就是總建坪與總地坪的比例。容積率越大,可蓋的樓層數就越高。 3、關於各住宅區及商業區的建蔽率與容積率,各縣市都有不同的規定,但一般來說商業區的建蔽率與容積率都較住宅區來得高。 二、商業區:只能做商業使用 商業區也可細分為第一、二、三、四種,以下簡單介紹: 1、第一種商業區:供住宅區日常生活所需之零售業、服務業及有關商業之使用。 2、第二種商業區:供住宅區與地區性之零售業、服務業及有關商業活動之使用。 3、第三種商業區:供地區性之零售業、服務業、娛樂業、批發業及有關商業活動之使用。 4、第四種商...

安新熊保庇單元:『不動產詐騙頻繁,學會五招教你保平安』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過「急買」的案子呢?就是買家在看屋沒幾次就要簽約買下,並開出了比定價更高的價格,還約了自己的代書來幫忙過戶,遇到這種的有很大的可能是「假買屋真騙房」哦! 通常會被詐騙的一方都是對不動產交易過程不太熟悉的人,缺乏許多專業知識,被對方的代書隨便講兩句,便被騙取了房產權狀或購屋款。 上述所舉的案例只是冰山一角,類似這種被專業地政士(代書)騙倒的案例還不少,等受者發現自己被騙之後,要不是打漫長的官司討回財產,就是自認倒楣。 代書詐騙案例百百款,但其實只要堅持幾項不動產原則,就能阻擋絕大部份的詐騙哦! 想知道不動產交易該遵守什麼原則,才能預防被詐騙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詳細解答: 以下介紹幾個在交易過程中常見的詐騙手法: 1、先承租後出售,讓買方誤以為房客就是屋主,藉此騙取頭期款。 2、買方要求指定地政士,並不許賣方找其他人,藉此在合約加入不合理條款。 3、利用非上班時間或例假日簽約,讓買方來不及做產權調查。 4、中途更換地政士申辦登記。(先用真的地政士騙取信任,再換上假的) 5、買方向賣方表達急著過戶,並支付較一般高的頭期款,騙取信任拿到所有權狀後,就向民間或私人抵押高額貸款,最後就是賣方拿不到尾款也拿不回房子。 以上種種還只是整理出來的冰山一角,要想防止被騙,不僅要知道他們如何騙人,還要知道如何預防詐騙情況發生,這邊就來介紹五大預防招數! 1、房屋權狀、印鑑章、印鑑證明,應妥善保管,如果不小心弄丟了,首先第一時間要向派出所報案,再去申請補發,這樣能防止在遺失期間遭有心人士利用。 2、雙地政士審查合約。買賣雙方一般都會只找一個地政士來見證簽約、辦理過戶,但若要確保交易安全無虞的話,最好再找一個地政士來審查合約(買賣雙方各找一個),且必須都是有執照、加入公會的地政士才有保障。 3、委託有公司登記的房屋仲介公司,如果該仲介公司有加入“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的話,會更有保障。 4、在簽約前要做足產權調查。如果你是透過仲介買房的話,在簽約前他會給你一份“不動產說明書“裡面就有產權調查結果,若不是的話,最好找地政士對要下手的物件進行調查。 產權調查主要調查的項目有:土地、建物謄本的所有權、抵押權設定...

安新建經地政士推薦單元-「就是愛破案 陳建堯耕耘代書路二十載」

川林地政士事務所的負責人陳建堯,原本從事印刷業,因為嚮往動腦的工作,二十多年前轉換跑道,投身代書產業。他認為,這一行最讓人著迷的,就是辦好困難案件後,會有滿滿的成就感,也因此,但凡其他同業不想接的麻煩案件,他都願意接下,挑戰自我。 陳建堯因為家庭因素,十三歲時就外出工作了,當時因為年紀小、選擇少,就投入了印刷業,而且為了賺多一點,還選擇做「燙金」,專做紅包袋、喜餅盒等特殊印刷品 「但做這一行,真的是出賣勞力,也很危險,常會聽到有人受傷,我做了十年之後,就想說,該轉行了。」 喜歡動腦 + 接觸客人,選考地政士 在尋找新的職涯方向時,陳建堯發現,代書這一行平日大多是處理文書工作、服務客人,算是相對安全穩當,而且遇到特殊案件時,還需要特別動腦,讓他很有興趣,於是,他就在民國 88 年時,毅然決然放下印刷事業,轉考地政士。 一開始入行時,陳建堯事必躬親,也像個拚命三郎,不斷接案。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接到一件從日本大正時代以來,就不曾處理過的繼承案,中間已歷經五、六代子孫,牽涉到的繼承人有五、六十個,非常複雜。 做好 SOP ,優化提升服務品質 「我就像辦案一樣,一個個去拜訪繼承人,好好的說,取得對方的認同;其實,整個過程也很像拼圖,一塊塊的線索,慢慢的拼起來。」陳建堯最後花了七個月,才處理好這個案子,比金錢報酬更重要的,是他獲得了內心的成就感。 他也把自己的專業與經驗,轉化為具體的 SOP ,傳承給事務所其他同仁,「現在我們所裡有快二十人,分工很細,水電、過戶、外務、簽約等,都有專門的人處理,我們每個案子都有群組,定期追蹤管理,就是希望有好的服務品質。」 房市景氣仍看好,長期持有較穩妥 展望未來房市景氣,雖然近期有中央銀行打炒房的干擾因素,但陳建堯認為,房市走向仍要看基本的供需面,台灣的土地資源稀缺,自住置產買盤卻持續暢旺,長線而言,房地產還是會是向上趨勢的,不過他也提醒,短期炒作的風險高,還是要以長期持有較穩妥。 若有年輕人想投入地政士行業,陳建堯建議,要有像「發毒誓」一樣的決心,有耐心地在圈內長期耕耘,累積專業與人脈,「如果是想做一下子就閃人,那就別來這一行,因為你不可能做三、五年就聲名大噪。」但倘若願意花時間下去,就能得到好的回報,也必定會有滿滿成就感。